智慧醫療護理系統面向的主體是醫護工作人員,子系統包含智慧護理文書系統、床旁查房系統、遠程會診系統、醫療設備物聯系統和智慧護理輔助系統,實現了患者閉環管理、醫囑閉環管理、體征管理、護理操作記錄、臨床數據查看和病區管理。
智慧運行管理系統面向的主體是醫院后勤管理人員,子系統聚焦安消系統、能耗管理系統、醫廢管理系統、被服管理系統、應急響應及指揮系統、醫療設備資產管理系統、定位系統、機器人管理系統和綜合物流系統。該系統的應用能夠實現醫療設備及資產的定位追溯,通過氣動物流、箱式物流和小車物流和機器人快速傳輸住院病房的標本、輸液藥品、醫廢垃圾等,極大減輕醫護和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智慧病房的建設實現了病區從傳統醫療模式向智慧醫療模式的轉變,使得醫院患者、醫護滿意度得到大幅度提升,有關智慧病房建設的創新點主要包括六個部分:
一、數字孿生
運用數字孿生技術貫穿病區策劃、實施、運維的全生命周期,實現建筑全過程、全方位虛擬仿真;實現整個病區內重大事件以數字孿生的方式呈現,更加直觀。
二、系統集成
智慧病區內多系統設備的集成,包括軟件、硬件的集成化管理,實現病區內多源數據互聯互通;基于色彩學及建筑設計理論的病區室內裝修與多樣信息系統的高度集成。
三、態勢感知
實現實時感知醫院消防、安防等各種緊急情況,并通過標準的流程進行處理;確保突發情況應急管理的實際落地,為形成基于全院的智慧感知平臺奠定理論和實踐基礎。
四、5G及人工智能應用
病區內配置的5G宣教機器人、送藥機器人、醫廢機器人能夠幫助醫護提高工作效率;消毒機器人的使用能夠定時定量進行病區標準化消毒,降低院感發生的概率。
五、組織協同創新
與合作伙伴共同定義開發智慧產品;協同包括信息、基建、裝備、總務、保衛、產業及臨床等各部門及項目參建各方,統籌規劃實施,聯動管理。
六、迭代推廣
評價智慧配置合理性,通過數據挖掘等技術持續開發新應用;通過場景中臺實現集成,推動智慧病房解決方案的復制推廣,根據不同專科的特點,如精神醫學科、產科、新生兒、發熱隔離留觀,選擇性擴展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