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news
普通病房和智慧病房有什么區別?為什么要采用智慧病房?
2023-01-17
對比普通病房和智慧病房,你會發現智慧病房里遍布著各種各樣的智能化醫療輔助設備,它們實際上共同組成了一個醫患信息互聯互通的系統,也是把醫護工作流程簡化的一個手段。
這種手段,能讓患者在住院過程中感受到重視,使得醫患關系更為融洽。
根據《關于印發醫院智慧服務分級評估標準體系(試行)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9〕236號,智慧病房項目中所涉及的服務占了大比分。
大部分醫院會把智慧醫院的建設分為兩個大塊,分別是:智慧門診,智慧病房。
評定標準表
評定服務表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在2019年末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101.4萬,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6.0萬,其中鄉鎮衛生院3.6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5萬個,門診部(所)26.7萬個。
醫療衛生機構床位892萬張,其中醫院697萬張,鄉鎮衛生院138萬張。全年總診療人次85.2億人次,出院人數2.7億人。
通過這兩組數據對比來看,假如我告訴你智慧病房的項目不僅僅是針對于B端業務。還可以通過智慧病房的項目鏈接診后的百億市場,床位越多所關聯的家庭就越多。
如此之大的市場,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企業擠破頭腦都想要進入病房這個特殊場景的原因所在。
對于智慧病房項目從2017年的親身感受是,從開始進醫院的商務談判中可以感覺到醫院是比較排斥這個項目進入到醫院。
畢竟牽扯比較多的科室,需要聯動比較多的資源,反而得不到很好的效果。
直到2019年智慧病房才開始被接受,再到合作共贏的市場局面。
當然我們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也遭受過很多的投訴。我們都知道,產品都是一個不斷優化和迭代的過程。反饋中成長的產品最終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在這個迭代的過程中也是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整體的醫療流程以及醫療性質的邏輯。